1、渗碳法
适用于测定渗碳钢的本质晶粒度。测定时试样需经特定规范的热处理,其过程为表面无氧化脱碳的渗碳钢试样装入40%BaCO3+60%木炭的渗碳箱中密封之并置入930℃±10℃的炉中,保温8小时,然后随炉以50℃/小时速度缓慢冷至600℃以下,再空冷或缓冷至室温。
表1—8 本质晶粒度对钢的性能的影响
钢的状态
|
本质粗晶粒
|
本质细晶粒
|
锻造
|
|
|
在监界温度
以 上 加 热
|
倾向于粗化
|
倾向于保留细晶粒
|
高 温 正 火
|
冲击韧性较低;较好的切削加工性,但表面粗糙,弹性极限较低
|
冲击韧性较高;切削性能差,但表面光洁度好;有较高的弹性极限
|
工具钢退火
|
|
比较容易球化
|
淬火加热
|
允许温度范围窄
|
允许温度范围宽
|
淬火冷却
|
淬透性大,软点倾向小易于变形及开裂
|
淬透性较低,形成软点倾向性大;不易变形及开裂
|
渗碳时
|
渗碳速度快,层较深
|
渗碳速度慢,层较浅
|
渗碳后
|
中心易脆,需重新细化中心处理;表面硬度均匀
|
中心韧性好,可直接从渗碳箱中取出淬火,有产生软点的可能性
|
cYU热处理技术网 — 热处理行业的超级智库 CHTE 最全的热处理技术信息网站 热处理技术网 CHTE
处理后试样表面层含碳量达到过共析成份,经磨制(标准规定至少磨去2毫米深)、抛光和浸蚀(浸蚀剂可用4%硝酸酒精溶液或4%苦味酸酒精溶液)后,即可得到如图1—37所示珠光体+网状渗碳体组织。图1—37中渗碳网所包括的面积可反映出奥氏体的晶粒。
在操作中,渗碳剂应严格干燥,渗碳箱须仔细密封,渗碳后必须缓慢冷却。当渗碳浓度不足时磨面打磨深度可浅些。
虽然渗碳法适于测量渗碳钢的本质晶粒度,但在实践中沿晶界析出的碳化物网有时不连续,也有时会出现奇异的“大晶粒”、或大晶粒套小晶粒的混合等问题,给正确确定奥氏体晶粒带来了不少困难,同时渗碳所需时间长,耗费人力,电力较多。
2、氧化法
适用于测定各种钢的本质晶粒度。这种方法需将试样进行如下处理:将磨光、抛光后的试样放入硼砂槽或其他盐浴中,加热至930 ℃±10℃,保温3小时后再放入930℃±10℃的的盐浴热腐蚀2分钟,随之在煤油中冷却;再进行短时间抛光,腐蚀(可用4%苦味酸酒精溶液)以显示奥氏体晶粒度。
生产实践中也常用一种更简单的方法,即将磨光(可用03~04号细砂纸)的试样埋入生铁屑中并在930℃±10℃的炉中保温3小时后取出在空气中氧化瞬间(几秒钟),随之淬入水中,再用细砂纸磨光、抛光和腐蚀以显示晶粒度。所得结果如图1—38所示。
cYU热处理技术网 — 热处理行业的超级智库 CHTE 最全的热处理技术信息网站 热处理技术网 CHTE
5/8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