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清时期,中国古代工匠采用了许多热处理技术。有关的记载很多。如明代宋应星的《天工开物》、明代方以智的《物理小识》、清代徐寿基的《续广博物志》和清代陈克恕的《篆刻缄度》等。这时期我国工匠在淬火的控制火候上也有所发明,如采用预冷淬火。预冷淬火对减小刀具的畸变、提高刀具的强韧性有益处。明代宋应星的《天工开物》中有对采用预冷淬火技术制蹉的记载:“以已健划成纵斜文理,划时斜向入,则方成焰。划后烧红,退微冷,入水健。”其中“退微冷”,就是预冷淬火工艺。
在化学热处理方面,在应用液体渗碳方法制钢方面又有了很大进展,这时采用所谓的“生铁淋口”技术,生产的钢材被称为“苏钢”。宋应星在《锤锻》篇中提及采用液体渗碳法对锄具进行表面处理的工艺。锄用“熟铁锻成,熔化生铁淋口,入水淬健,即成刚劲。”可以看出,该工艺是将锄具在熔化生铁中渗碳,目的是使其表面成为高碳钢,经淬火后得到马氏体而强化。在固体渗碳处理上采用焖熬法固体渗碳工艺。明代宋应星的《天工开物》中记载了一种焖熬法固体渗碳技术,他写道:“凡针,先锤铁为细条。用铁尺一根,锥成线眼,抽过条铁成线,逐寸剪断成针。先蹉其末成颖,用小槌敲扁其本,刚锥穿鼻,复蹉其外。然后入釜,慢火炒熬。炒后以土末松木火矢、豆豉三物罨盖,下用火蒸。”可知当时的渗碳是在釜中进行的,采用釜外供热方式,固体渗碳剂中松木火矢是一种木炭,同书有说明火矢是木材经“不闭穴火”所获产物,是主要的渗入剂:豆豉也是含碳物质是辅助渗入剂:土末是分散剂,对防止含碳物质的相互黏结和炭黑的析出有一定的作用。这与当今的装箱固体渗碳方法如出一辙。固/液渗碳处理不同于固体或液体渗碳,它是以固态物质为骨架或载体、液态物质为渗剂的渗碳方式。最常见的固/液渗碳工艺是膏体法渗碳,是将含碳物质混和于粘性物质中,形成膏体,涂于工件表面,在后续的加热处理中,碳渗入工件表面。为了要在涂膏中获得液相,一般在膏体中都要添加盐类,盐在600-900℃经常呈熔融态。《便民图篡》提及:“羊角、乱发俱煅灰,细研,水调,涂刀口,烧红,磨之。”羊角、乱发经煅烧后主要成分为氧化钙、碳酸钙和未充分燃烧的生物角质,这些物质含碳。其中氧化钙、碳酸钙主要是被用作为载体,而未充分燃烧的生物角质为含碳渗入剂。明代《物理小识》“器用类•淬刀法”中干脆用未经煅烧的生物角质为含碳渗入剂:“一以羊角,乱发为末,调傅刀口,不必蟾酥而自然灰埋也。”其中羊角、乱发是主要的含碳物质,含碳量高于其灰;“蟾酥”为癞蛤蟆皮下的汁液,是生物油脂,油脂不仅可做黏结剂,也可做渗碳剂:“自然灰”主要成分是碳酸钠。看来此工艺开始时的关键是以蟾酥为添加剂,以后发展成以自然灰为重要添加剂的工艺。这两种添加剂都是很必要的,自然灰的应用是一个明显的进展,不仅因为自然灰来源相对广泛,更重要的是因为碳酸钠具有明显的碳原子的催渗效果。现在液体化学热处理常用碳酸钠作为渗碳促进剂,在膏体中亦有其催渗效果。
至迟到宋代,中国传统的金属箔的制造业已很成熟。在《天工开物》、《绘事琐言》等古籍中均有记载,即将金片初锻后,层层叠入特制的乌金纸,扎成束,加以锻打和退火。其中间退火处理,可能是连同乌金纸一起置于炭炉中,在约100℃的温度下加热,以消除加工硬化。其最终退火处理是利用锻造的余热,将金片连同乌金纸缓慢冷至室温。因创造性地采用乌金纸间隔、扎束锻打和退火的独特工艺,才得以制作比国外更薄更均匀的金箔。除金箔外,中国古代还有关于银箔的记载。银箔主要用于器物的装饰。元代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中载:“凡器作什物,以金薄或银薄依银匠所用纸糊罩,置金银薄在内,逐旋细切取。铺已,旋漆上,新绵揩拭牢实。”锡箔是用量很大的金属箔,其最大的用途是制作纸钱和装饰。关于锡箔的制造在古籍中也有报道。其加工制作也是采用层层叠合锻打和退火,不同的是古人可能认识到了锡的表面易形成隔层(即氧化层),因此不采取金属片之间采用纸间隔的办法。此后,又开发了蒸汽退火加热技术[19]。用蒸汽加热可使温度控制在略高于100℃,既可获得很高的延展性,又可避免锡箔过度氧化。
|